新闻快讯
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 >  新闻快讯  >  正文

全员联动齐发力,共绘育人新蓝图

发布时间:2025-03-25 点击量:

本学期以来,学校党委以“教育是国之大计、党之大计”为指导思想,全面启动了“三全育人 从我做起”主题活动,坚持立德立人、求是求新、载文载道、为国为民的办学宗旨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。学校从顶层规划到基层落实,系统推进八大举措,力求打破传统育人模式,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全方位、全过程、全员参与的育人新生态。

顶层设计奠定育人基石

今年3月,学校党委印发《“三全育人 从我做起”主题活动实施方案》,提出“全员都育人、全员都会育人、全员都能育好人”的总体要求,并明确以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为抓手,从课堂延伸到寝室、从家校共育到智慧校园建设,再到资助管理和环境提升,全链条推动育人工作。这一系列顶层设计和创新举措,为各二级单位开展特色育人实践提供了坚实制度保障。

深化课堂育人 激发创新活力

各单位积极借助“课前三分钟”、“开学第一课”等形式,将课堂教学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。化学化工学院、经济与金融学院、外国语学院、重庆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公司等单位的教师、导师们将国家战略、科技创新、绿色发展等时代内容有机融入专业讲授之中,让课堂不再局限于知识传递,而成为传播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的重要阵地。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、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(人工智能学院)的系列专题讲座和青年教师培训,也充分体现了“用心投入、用情感染、用爱呵护”的育人理念,不仅提升了教学质量,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。

深入学生生活 传递温情关怀

冶金与动力工程学院通过表彰先进、宣读倡议书、座谈交流等方式,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寝室文化建设。机械与智能制造学院、数理科学学院、继续教育学院等学院坚持“以学生为中心”的理念,通过寝室走访、家访和座谈交流等方式,深入了解学生新学期规划及生活中的实际困难。学院班子和辅导员们一边细致排查安全隐患、规范用电安全,一边倾听学生心声,解决实际问题,力求在每一个细节上为学生创造温馨、和谐的成长环境。这样的基层服务举措,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学校的关怀,更使得育人理念在实际生活中生根发芽。

校院联动 打造全链条育人体系

为实现全员协同育人,学校各部门与各学院密切配合,构建起“校—院—班”三级联动工作机制。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、材料与新能源学院、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、管理学院等学院积极探索导师制、班导师制和“网格化”责任包干制,通过专题会议、定期座谈和实地走访,打通教学、管理、服务与就业之间的各个环节。各单位还积极推动家校共育、校企合作,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,为学生提供全方位、立体化的成长支持。

科技创新引领 多维拓展育人空间

各学院结合自身学科特点,紧抓专业优势,积极推动专业教学与实践创新相融合。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(人工智能学院)以“启航·2025”为主题,构建“党政班子—班导师—专业教师—辅导员”四位一体的育人体系,通过宿舍走访、专题沙龙和学科竞赛,探索出具有学科特色的育人新模式。机械与智能制造学院、化学化工学院、外国语学院等学院将课堂教学、科研实践和竞赛辅导有机结合,利用校内外优质资源,为学生提供展示学术成果和锻炼实践能力的多元平台,持续推动专业优势转化为育人成效。

强体魄促成长 育人见真情

除了学术教育,各单位还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。体育部通过实施“三加一”教学模式,开展课堂体能训练、专项运动技能和运动保健知识普及,并组织运动会、篮球赛、马拉松等赛事,既锤炼了学生的体魄,又培养了团队协作和坚韧不拔的精神。冶金与动力工程学院举办春季心理运动会,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举办PLC系统设计大赛,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、数理科学学院组织的志愿服务、社会实践、科普调研及学雷锋主题活动,使青年学子在参与社会服务中体会奉献精神,增强责任担当,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。

精准施策 育人成效初现

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、管理学院、设计与人文学院、继续教育学院等学院围绕就业指导、资助管理和服务保障推出系列举措。通过制定特色就业促进制度、访企拓岗和专场双选会,就业专干们为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、提升就业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撑。同时,学校在资助育人、智慧校园建设方面不断加大投入,通过流程规范和信息化建设,实现了经济支持与思想引领的双轮驱动,为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。

在各项工作的扎实推进下,学校全体师生正以“从我做起”的实际行动,共同构筑起全员、全过程、全方位育人的新生态。各学院和部门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,不仅在教学、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成效,也为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提供了动力。未来,学校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,不断完善和创新机制,为建设教育强校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。